為建設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推進文化傳承,深入校園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局特別設立“澳門文化藝術青少年計劃”,讓青少年透過文化藝術學習及實踐,從而肩負起傳承中華傳統及澳門歷史文化的責任和使命。該項計劃今年延續至第三屆,上月舉行開學禮。
第三屆“澳門文化藝術青少年計劃”於上月27日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開學禮,由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外港活動中心主任陳煥珊、導師代表李淑儀等主持,學員在一眾嘉賓、導師及家長們見證下正式開班。
梁惠敏致辭時表示,“澳門文化藝術青少年計劃”自2023年啟動以來,成功孕育兩屆充滿熱忱的“文化局學生文化大使”,是一項能夠多方位接觸中華文化、澳門歷史及文化遺產的獨特計劃。透過生動活潑的課程、實地考察與文化活動,學員將深入體驗導賞藝術、考古奧秘、劇場創作及文化傳播的魅力,達至擴闊視野,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創意潛能,增強文化自信的目標。此外,期盼各學員在三年之中勤學善思,勇於探索,積極實踐,成長為兼具文化修養與社會責任感的未來棟樑,為澳門文化進步和中華文化的傳承貢獻青春力量。
開學儀式結束後文化局代副局長蘇建明以澳門世界遺產為引子,與學員分享澳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是次計劃經面試擇優取錄35名初中學生,入選學員分別是:王灝宏、甘妍熙、何穎萱、余天恩、吳元熹、吳亦羲、吳梓晴、宋翊禎、李宇菲、李其峻、沈君叡、林梓樂、范奕麟、區文㬢、崔澗溪、張曉晴、梁欣童、莫文玥、郭立彤、陳芷晴、陳彥心、陳浚諾、陳翎焯、陳穎心、麥晞兒、曾浩揚、黃天潁、黃日朗、廖國曦、趙芷晴、劉諾宜、鄭天恩、戴珮淇、謝芷晴、蘇梓甯。
學員冀學有所成對外傳播
第一屆學員楊曉桐表示,課程中有許多平時不對外開放的活動,譬如在鄭家大屋聽粵劇表演,以及了解颱風形成的科學知識等。她非常期待接下來實踐部分的課程,認為這樣才能學以致用。
第二屆學員柯秉楨分享稱,在過往的課程中學習到包括書籍出版的過程等內容,從中了解到文化的重要,故期望通過課程將澳門和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認識到當中的博大精深。
第三屆學員吳梓晴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和澳門的文化,尤其期待前往香港交流,希望將學到的內容帶回學校與同學們分享,鼓勵更多人參與這有意義的活動。
第三屆學員劉諾宜表示,由於其父母本身是藝術工作者,而對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希望在課程中了解更多澳門的文化知識,尤其是博物館的展覽和策劃。
第三屆學員范奕麟表示,參加這個計劃是因對文化的熱愛,認為不同方面的文化都是不可割捨的,期待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深入學習中華文化,並與朋友和家人分享所學知識。
據介紹,“澳門文化藝術青少年計劃”學員將接受為期三年的分階段培訓,是一項長期的學習和參與,完成初階基礎學習的學員,可獲頒授證書成為“文化局學生文化大使”,首兩屆共60位學員已獲授予該稱號。
完成基礎學習的學員將繼續參與第二及第三年的進階課程及實踐培訓,將分不同專業方向研習,如導賞、演藝活動策劃、非遺推廣傳承等各文化領域接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