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頁» 科技周培養青少年科創精神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科技周培養青少年科創精神
【發佈日期】2019-10-18 06:13:03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由科技委員會主辦,“2019科技周暨國家科技創新展” 本月9日於威尼斯人金光會展D館舉行開幕儀式,展出約40項國家在航天、極地、深海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成果,展期從9日起至13日,展場佔地約12,000平方米。

國家科技創新展的內容包括約40項國家在航天工程、極地科考、深海探索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成果及模型、VR互動體驗以及建國70周年重大成果圖文等。科技周方面,今年除了繼續組織比賽、講座、表演、工作坊及本地科普成果外,亦以圖文方式展示澳門回歸20年以來的重要科技成果及進步。此外,還同場舉辦“第七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2019全澳青少年創新挑戰賽”、“2019粵港澳青少年創新觀摩賽”及一場衝擊健力士世界紀錄的大型活動“書法與科技”。活動內容豐富多樣,讓大眾更好地認識國家和澳門特區的科技進步和發展,特別是加強澳門年輕一代對國家科技發展的瞭解,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科普活動。

是次科技周活動與國家科技創新展得到內地及本地約60個單位的支持與參與 ,約有40項國家在航太、極地、深海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成果,以圖文、模型、實物及互動虛擬現實VR體驗等展示給觀眾:包括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我國首架南極考察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有“深海勇士”稱號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永磁懸浮列車等成果,以及漫遊中國空間站、搭建港珠澳大橋、攀登珠穆朗瑪峰等16個VR體驗項目。

今年新增專門通過現場的大螢幕播放建國7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及澳門回歸20年來的科技進展及重要成果,借助技術的力量向大家展示澳門及國家科創成果,讓更多澳門居民可以認識國家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持續提升澳門的科學氛圍。

展覽之外,科技周還設有各種活動、比賽,包括工作坊、辯論比賽,提供中葡英三種語言服務的講解員、學生多媒體製作傳播等。今年還與多個社團合作,同場舉辦“第七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支持本地的創新發明活動;舉辦“2019全澳青少年創新挑戰賽”,選拔表現優秀的中學生加入由科技基金及教青局合作開展的“少年科技優才培養計劃”。本澳21間中小學,2間大專院校,於40個展位中展出了42個獲基金資助的項目,其中多個項目更是斬獲大獎。

油煙過濾裝置獲多項國際發明金獎
 
勞工子弟學校學生團隊展示自主設計油煙淨化裝置,通過半導體製冷裝置、高壓靜電場、紫外線淨化裝置等三級淨化裝置,將油煙等處理至無味、無污染排放。裝置適用於家用廚房、食品工場、餐廳等應用場所。
該裝置以其創新的設計、高效的性能、獨特的科學與環保理念,獲得好評,在德國發明展、高雄發明展、日內瓦發明展、上海發明展、波蘭發明展均取得了金獎,在西班牙MEGIF比賽中榮獲技術獎第二名。
 
 
發明者之一、高三學生梁家茵表示,研發過程從零開始,相當困難,幸得同伴共同努力,亦得到老師指引,才逐步完成發明;又稱研發團隊有學長畢業升大,造成人員流失;但團隊亦吸納新成員,並保持對裝置不斷更新換代,希望能將裝置推廣至商用。
 
 
發明靈感源於童年交通意外
 
教業中學高三學生陳子泰早前憑藉“明察秋毫”項目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澳門大學科技創新專項獎。項目主要通過手機實時應用程式,用算法處理減少行車視像中的雨霧情況,輔助車輛在霧天行車時保持路面視野,增加駕駛者對路面的掌控力,以減少交通意外發生。
提及創作靈感,陳子泰表示靈感源於童年的一次交通以外。當時他乘坐家人私家車,不幸在霧天失事,這讓他開始思考,為何在霧天特別容易發生交通意外。長大後他又關心社會事實,發現霧天較正常天氣更容易發生交通意外,甚至會出現車輛連環失事等狀況,於是他尋求老師指導,并將靈感開始付諸實踐。
他又稱項目從構思起已經歷數年,真正投入實踐已整整一年。期間不乏嚴重錯誤導致項目停滯,最後自己大量翻查資料,並尋求老師幫助,最終將項目實踐落地。
 
 
小機械臂搞掂大飛機
 
培正中學的李希怡、方澍則以“模塊化飛機綜合維護平台”在英特爾(INTEL)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機械工程範疇取得三等獎,亦平了澳門代表隊所取得的最佳記錄。
發明者之一李希怡介紹,作品通過機械臂為飛機進行自動檢測,由於團隊在硬件知識面相對薄弱,也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又坦言參賽時評判很用心研究他們的作品,讓團隊感到驚訝:“我們準備了很長時間的演講稿,結果一次也未能派上用場。評判看了我們整個研究,再提出問題,我們從未想過他們會如此上心。”就讀初三的方澍則指自己對工程科學等感興趣,未來會往這個方向努力學習。
 
談及項目靈感,李希怡表示指導老師與機場方面有合作,了解到飛機檢測在目前航空領域有非常大的漏洞。目前飛機檢測主要依靠人手進行,效率較低,難以保證航空安全,亦令飛機工程師出現健康問題,因此產生了用機器代替人手檢測的想法。李希怡又稱目前通過試驗,已經能提高飛機檢測效率及檢測精度;未來將會與航空公司方面緊密合作,或有機會投入商用。
指導老師閔好年指團隊與航空公司、澳大副教授黃承發等多次溝通及合作下,花了很長時間研究論文,以及項目的實用性。閔老師讚揚李希怡擁有較同齡人更成熟的心智,抗壓能力較強,方澍也是可造之材,二人有堅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編者語: 營造青少年科創氛圍
 
少年強則科技強,科技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無疑是本澳乃至中國未來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科創教育,以科技基金會為首,舉辦了一系列科創比賽,在本澳的青少年中培養了濃厚的科創氛圍,引領了科創潮流。
培養青少年科技英才,非一朝一夕之功,期待全社會共同努力,期待更加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拘一格造就更多青少年科技人才。
 
秋實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