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本報訊】假冒客戶服務人員的電話騙案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法,此前屢有詐騙分子冒充微信、支付寶等“客服人員”,致電市民訛稱其開通的“資金安全保障”服務馬上到期,如不取消將被收取高額費用,以此打著幫助取消服務的幌子,誘導市民下載所謂的“官方APP”或視頻會議軟件,並開啟螢幕共用功能,以竊取市民的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等資訊,從而將市民卡中的資金轉走。
司警局昨日發佈警情通告指,警方自本月11日起透過反詐程式及防詐騙查詢熱線,分別接獲至少16名市民舉報,報稱收到冒充“淘寶”及“支付寶”客服的詐騙電話,而來電均顯示“+853”開首的流動電話號碼。騙徒在來電中會聲稱事主上述應用程式內的“資金安全保障”即將到期,若不取消將被收取高額費用。隨後,騙徒再冒充其他金融機構的“客服”聯絡事主,訛稱協助取消保險手續,伺機詐騙金錢。
上述事主中,有4名事主因誤信騙徒,曾按騙徒指示以MPay進行轉賬,又或透過通訊或會議軟件進行視頻通話並“分享螢幕”導致信用卡資料外洩,最終合共損失超過47,000澳門元。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指出,如接獲自稱“支付寶”、“淘寶”或其他金融機構,並聲稱“資金安全保障”到期的來電,必定是詐騙。此外,提醒市民切勿隨意按任何陌生人士要求進行分享螢幕、披露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資料、轉賬匯款。如有懷疑,可使用司警局的“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上報可疑涉詐訊息,或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或報案熱線993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