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頁» 電騙首兩月飆四倍 大學生苦主佔四成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電騙首兩月飆四倍 大學生苦主佔四成
【發佈日期】2023-03-23 01:49:26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訊】詐騙案呃極都有,近期電話及網絡詐騙高發,大學生成為主要受騙群體。根據司警局統計,今年首兩個月錄得的電話詐騙案件較去年同期急增4倍,總涉案金額達損失620萬元,當中“假冒公檢法”詐騙的個案佔半,受害者中有超過4成是高等院校學生。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日受訪提到,警方一直積極宣傳防騙,但市民大多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不會留意政府相關資訊,以致不少人遭遇詐騙時未能及時識別騙局。針對電騙及網絡案的受害者以在澳就讀的內地大學生居多,警方會持續與學校、社團和銀行合作,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防騙意識。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邀請司警局資訊罪案調查處處長龍漢威、社區警務及公共關係處處長趙朱惠敏,工聯副理事長趙蘭瑛,中國銀行個人金融與渠道管理部合規內控總監陳艷茹出席,與聽眾探討預防詐騙。
龍漢威在節目中提到,疫情三年來網絡詐騙呈上升趨勢,今年首兩月升勢延續,目前警方已錄得73宗網絡詐騙案件,與去年同期相若,受害人合共損失1,300萬元。至於電話詐騙則錄得39宗,比去年同期的9宗立案上升逾4倍,受害人共損失620萬元;手法方面,以“假冒公檢法”詐騙佔半;受害人中,女性佔多數,其中逾四成是大專學生,而且內地生居多,認為與他們較專注考試,對防騙訊息接收不足有關,相關情況值得重視。
龍漢威介紹近期高發的“公檢法”電騙案手法時指出,騙徒一般假冒政府部門人員並訛稱事主在內地涉刑事案件或身份被盜用,再將電話轉駁至所謂的“內地公安”通話,誘騙事主匯款作資金審查,或以視頻辦案為由要求事主開啟手機同屏功能,伺機在事主登錄網上銀行時窺探密碼,繼而轉走存款。
趙朱惠敏指,警方一直以來對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形勢高度關注,近年已構建“預防、挽回、打擊”三結合防治模式,並與廣東省和香港等地警方的防詐騙機構建立聯絡機制,每當發現有新型犯罪手法會互相通報及向公眾發出警情通報,以預防罪案發生。
對於有較多大學生墮入電騙案,趙朱惠敏表示,當局年初已就有關情況與本澳高等院校召開緊急會議,當發現懷疑有學生被騙,警方便會走進校園協助並阻止匯款。她亦提到,為了讓內地生了解電騙手法,當局亦與校方合作,將防騙宣傳單張放置到學生的枕頭位置,好讓其第一時間得悉防騙訊息。
節目中有聽眾提出跨境警務合作打擊詐騙團夥,龍漢威指出,詐騙電話的來源地一直是警方的偵查重點,然而現時電信網絡詐騙有跨境性和團夥式特點,每個環節有明確分工,窩點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和國家,對警方的調查工作造成困難。他並提到,去年10月起,司警局在原有的線下勸止匯款工作的基礎上再推出兩項防治詐騙的新措施。第一項是“線上可疑匯款勸退措施”,當市民以網上銀行匯款超過3萬澳門元到境外賬戶時,即會觸發防騙提示彈窗,提醒市民慎防詐騙,相關措施已針對130筆、合共涉款1,700萬元的匯款進行提示和勸止。第二項是“詐騙賬戶預警措施”,司警局將懷疑用作詐騙的銀行賬戶資料通報本澳銀行,由銀行採取應對措施、甚至直接限制匯款,相關措施已針對3筆、合共涉款120萬元的匯款作出預警。
趙蘭瑛在節目中提到,工聯近日有收到長者反映指收到類似“猜猜我是誰”電話,致電者主要聲稱其家人在內地涉事或與人糾紛,要求賠償平息。對此,中心一般會協助並提醒長者冷靜處理,告知有可能是詐騙,鼓勵報警。她並分享指,曾遇到有長者網戀被騙後因“怕瘀”不敢告知親友,會方會為他們提供心理輔導讓其情緒釋懷。
陳艷茹表示,銀行和警方有通報交流機制,警方會把疑似詐騙賬戶的資料交給銀行,如有客戶想匯款至有關賬戶,銀行會拒絕。同時,銀行亦會翻查有關賬戶近期有否收取客戶匯款,將自動聯絡及提醒客戶報案。線下勸退方面,每當發現疑似騙案,銀行方面會盡力勸止,並鼓勵客戶報警。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