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本年度第五次全體會議,文化局於會上就 “中華文化演出季”及文化界別法人修改章程事宜向委員會報告並諮詢意見。
會議由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會代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主持,其會後總結時提到,“中華文化演出季” 將於今年11月至2026年3月舉行,透過引入國家演出精品,以及開展交流活動,打造全新文化盛事品牌,傳承及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助力“一基地”建設,打造澳門成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演出季節目構成豐富,涵蓋京劇、沉浸式話劇、舞劇、路演、歌劇等,同時透過開展交流及延伸活動,將優質的文化資源下沉社區和學校,推動中華文化在澳門本地的傳承教育與創新發展。
會上,委員喜見舉辦演出季,認為將國家優秀的精品演出集中在一個節慶活動中舉行,特別是演出季將走入社區、開展交流延伸活動等,不但可讓市民在劇場以外觀賞到優秀的演出,同時有機會可與主創團隊交流、普及化演出背後的傳統故事、歷史文化等,可更好傳播、弘揚中華文化。
梁惠敏介紹,“中華文化演出季”引入的國家演出精品初步包括《借東風》、《華容道》等京劇劇目,以及《白蛇傳》,還有受內地及海外歡迎的沉浸式話劇《霸王別姬》、舞劇《花木蘭》等。至於演出季的預算、具體舉辦時段、節目總數及澳門本地劇團參與情況,她表示,項目仍在籌備中,完整計劃尚未確定,待規劃完善後將正式發佈詳情。
出席會議的人員包括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張建洪,旅遊局局長代表程衛東,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浩星、陸曦、許健華、蔣瀟玲、李自松、馮文偉、李峻、徐欣羨及譚智泉。另外,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及蔡健龍、演藝發展廳代廳長李羅卿等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