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10月5日消息,內地“雙節”旅遊黃金週當日踏入第五天,赴港旅遊熱潮持續升溫。據香港官方統計,自10月1日開始的黃金週首四天,內地訪港旅客突破87.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逾7%,同時海外旅客亦錄得約12.6萬人次,按年大幅上升超過30%,合計突破百萬人次。
零售界料生意額有雙位數增幅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日發表網誌稱,8成受訪業界預期今年十一黃金週生意額會錄得增長,部分估計可有雙位數增幅。
香港上週公佈的8月零售業臨時總銷貨價值達303億港元,按年上升3.8%,優於市場預期,是連續4個月錄得正增長,也是20個月以來的最大升幅。
陳茂波說,在本地住宅物業市場趨穩、股市興旺、旅客持續增加等多個因素支持下,本地零售業的經營情況正逐步穩定下來。國慶與中秋假期,香港既有璀璨的煙花演、綵燈晚會,又有地區舉辦的特色活動,加上股票市場暢旺、海內外旅客顯著增加,市面人氣旺了不少。
展望今年餘下時間,陳茂波表示,不同盛事活動將繼續為市道帶來支持。中秋期間的大坑舞火龍,本月下旬舉行、開放時間延長至午夜的美酒佳餚巡禮,下月的第十五屆全運會,以及聖誕期間的各式活動,都是吸引人流的重要時點。11月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金融科技週、12月的設計營商周等,也預計可以帶來高消費、高增值的商務客群,讓本地零售、餐飲和酒店業界受惠。
他說,政府會繼續和業界一起努力,加強不同活動之間的聯乘和協同,把盛事活動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文化地質遊成新寵
而在提振本地零售市場的同時,旅客從傳統景點延伸至文化體驗、地質探索與城市漫步,香港旅遊正向多元化發展。
今年黃金週,香港的文化藝術與懷舊情懷成為新亮點。位於中環的大館推出“臥底展”,以逼真場景掀起港片“回憶殺”,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打卡點。由於參觀人潮踴躍,展覽將閉館時間延長至晚上8時,滿足遊客需求。
恰巧10月3至9日是韓國公眾假期(開天節及中秋假期),與內地黃金週重疊,中環街頭湧現大量韓國旅行團。儘管香港近日受颱風影響天氣不穩,國際金融中心商場(IFC)內仍擠滿避雨兼購物的遊客,場面熱鬧。
來自新疆的姜小姐說,在深圳旅遊後專程留港兩天,不僅打卡了“全亞洲最佳披薩”和網紅蛋塔,也在中上環街區“Citywalk”,看到街頭的塗鴉藝術,配合巷裡特色小店,認為很有藝術氣息。
這種追求在地體驗的深度遊趨勢,也反映在消費模式上。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副理事長鍾博文表示,今年國慶黃金週前幾日市面人流旺盛,整體零售業氛圍樂觀。奢侈品、金舖、手錶還是有市場,但很多會轉向更有特色的本地手信。如潮語掛飾、擺設、盲盒及熊貓公仔等商品,對年輕一代頗有吸引力。
此外,在生態遊新趨勢下,香港不少地質步道“出圈”了,例如萬宜水庫的麥理浩徑,近日成為內地旅客的熱門景點,國慶黃金週首日一度出現塞車情況。
有來自山東的資深登山愛好者對記者說,麥理浩徑在內地登山圈很有名氣,此行專程前來體驗,順道觀影、乘坐天星小輪。
綜觀今年首9個月,訪港旅客人次有3,650萬,隨著下半年傳統旅遊旺季到來,美酒佳餚巡禮、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萬聖節及聖誕節等盛事將接力登場。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早前表示,有信心全年旅客人次可達到年初預計的4,900萬,甚至超過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