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昨日上午舉行全體會議,介紹及討論最低工資金額的第二次檢討。特區政府認為最低工資金額有調升空間,並建議每小時最低工資由現時34元加到35元至37元區間。勞資雙方對於再次調升最低工資存在分歧,當局期望盡快在一週內收集勞資雙方書面意見,趕及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
會議於昨日上午10時在科學館會議廳舉行,由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主席、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主持。
會後,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協調員、勞工事務局局長陳元童總結會議內容表示,按照第5/2020號法律《僱員的最低工資》第九條規定,最低工資金額須於法律生效後滿兩年進行首次檢討,其後每兩年須進行一次檢討。勞工局根據統計局提供的資料,對最低工資於第二個實施期(即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的情況進行檢討,並就最低工資金額的調整提出建議。會上,特區政府向勞資雙方代表介紹檢討工作的相關數據及分析,雙方亦就有關檢討事宜討論及發表意見。經綜合分析第二個實施期間的宏觀經濟和勞動市場變化,以及僱員薪酬和僱主經營狀況等的變化,並經考慮及平衡僱主的營商環境、僱員的權益保障,以及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等一籃子因素,特區政府認為最低工資金額有調升空間,並建議按時薪計35元至37元區間作考慮。
陳元童強調,在收集社協勞資雙方代表對檢討建議的意見後,勞工局將會製作建議書送呈行政長官。若涉及金額調整,期望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從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他指出,社協作為勞資溝通的重要平台,將盡最大努力收集各方意見,在妥善保障低薪僱員權益的同時,兼顧勞方與資方的合理訴求,並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最低工資水平。
本澳對上一次調升最低工資是在2024年1月,按月計算報酬,每月最低7,072元;按小時計算報酬,每小時最低34元。社協資方代表、中總副理事長黃國勝表示,資方強烈反對調升最低工資,原因在於目前澳門營商環境不理想,面臨消費力下滑、消費外移問題,經濟復甦不全面,遠不及疫情前水平。工商界尤其中小企面臨商舖租金高企、銀行信貸按揭困難且金額縮減等經營壓力,若此時調升最低工資將百上加斤。資方認為,市場本身具備自由調控機制,不應動輒以法律約束薪酬漲跌,建議政府推出更多援助計劃支持中小企,而非制定過多規則。
社協勞方代表、工聯副理事長蔡錦富表示,勞方期望最低工資調整至37元,同時建議政府至少在兩年內完成檢討及調升程序。勞方認為現行檢討機制滯後,政府雖建議兩年一檢,但首個檢討週期實際耗時三年。本次調整自2022年11月啟動至今仍未完成,預計立法程序結束也將超過三年。故此,為彌補機制滯後的缺陷,本次調升爭取達致最低時薪37元,以保障低薪僱員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