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北京7月31日消息,7月23至29日,北京遭遇極端強降雨。截至7月31日中午12時,全市因災死亡44人,失蹤失聯9人。其中,密雲區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蹤失聯人員中有4名是一線搶險救援的村黨支部書記。
全體人員起立為遇難者默哀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當日在北京市防汛救災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以上內容。
發佈會現場,夏林茂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不幸遇難的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向他們的親屬表示深切慰問。全體人員起立,為遇難人員默哀。
夏林茂在發佈會上表示,本輪強降雨主要集中在北京北部山區,平均降雨量為:密雲區366.6毫米、平谷區347.9毫米、懷柔區230毫米。出現極端強對流天氣極為罕見,上述地區局地降水量達500毫米以上,其中密雲郎房峪達573.5毫米,懷柔東峪最大小時雨強達95.3毫米。強降雨形成山洪,疊加上游來水暴漲,破壞力極大。
44名因災死亡人員中,密雲37人,含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31人。北京市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介紹,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位於密雲水庫上游,當日共有77人,其中工作人員8名,69位老人中有失能半失能55人。7月28日清晨,洪水沖進街道,最深處達2米。接到報警後,消防救援力量迅速出動,早上7時左右抵達照料中心附近,但因水流湍急,救援力量難以進入。經過多方努力,上午10時許陸續救出被困人員,搜救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陸續發現多名老人不幸罹難。
“長期以來,這個養老中心所在鎮中心區域都是安全的,預案沒有將其列入轉移範圍,這說明我們的預案是有漏洞的。”余衛國坦言,面對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特別是涉及老人、孩子以及身體不便等人士,絕不能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來對待這些問題。
災情發生後,北京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救援搶險救災工作。夏林茂說,北京迅速組織力量轉移民眾10.4萬人,全力搜尋被困和失聯人員、營救受困民眾5,400餘人,積極救治傷亡人員,目前相關救援仍在持續進行中。
夏林茂指出,北京將做好受災民眾生活保障。加快推進受損房屋修繕,確保民眾安全順利早日回村回家,全力保障生活物資,照料好特殊困難群體。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後工作,開展遇難人員家屬的心理疏導。
密雲區逾11萬民眾受災
夏林茂又透露,7月23至29日的洪澇災害共造成30餘萬人受災,2.4萬間房屋受損。北京將抓緊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北京北部山區中的40個鄉鎮、312個行政村的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余衛國在會上介紹,據初步統計,密雲區17個鎮162個村受災,受災害影響房屋3.1萬餘間,約11.3萬民眾受災。
北京市懷柔區委書記張強在發佈會上表示,據初步統計,該區受影響的村莊(含自然村)198個,災害影響人口近10萬人,受災害影響房屋1.8萬間,農田、果樹、大棚等整體受災近1.1萬畝。
“在北京1.64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有1萬多平方公里山區。同時,山陡、溝深,石頭山多,一旦下雨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岩石崩塌等自然災害。”夏林茂指出,為提升山區防災減災能力,北京將提升水利設施、道路橋樑系統的建設水平,著重提升預報預警能力,多措並舉加強農村“生命線”建設,推動平急兩用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因災停工項目、停產企業的政策幫扶,協助復工復產。
他說,目前,北京424條阻斷的鄉村公路中已搶通364條,力爭在7月31日幹線公路全部搶通;所有受災行政村已實現應急供水;213個斷電行政村已恢復供電105個;72條損毀通信光纜已恢復23條,1971個退服基站已搶通基站638個。
夏林茂表示,北京將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恢復重建總體方案,結合“十五五”規劃編製,圍繞恢復提升目標謀劃一批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