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局於去年11月推出具行程記錄功能的“澳門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讓市民大眾在進入場所時時掃描場所二維碼,記錄行程於手機內,為一旦出現疫情時,可準確回憶近期的行程,以配合防疫工作。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昨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上表示,全澳已有約30,000個場所張貼場所碼,當局現正開展第二階段的場所碼設置及張貼工作,期望有關工作可於5月31日或之前完成。
梁亦好介紹,第二階段的場所碼設置及張貼工作所覆蓋的場所包括議員辦事處、電訊業客服門巿、社團或基金會屬下可供市民聚會或活動的會址及場所、法律服務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包裹領取點、便利店、食品外賣店、職業介紹所、電台、電視台以及公營事業機構的對外場所等。她呼籲市民應養成行程記錄的習慣,以便一旦出現疫情可快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識別風險。
另外,身份證明局昨日公佈,鑒於第一階段推行的“行程記錄”場所碼設置已於1月完成,考慮現時社區中仍有一些場所類別具風險但未納入第一階段中,因此現需開展第二階段的場所碼設置及張貼工作。社團及財團屬下可供聚會或活動的會址及場所是屬於第二階段的指定場所,身份證明局作為負責協調及監察的實體,將以信函或短訊通知上述社團及財團登入指定系統進行登記。社團及財團亦可自行透過連結(https://webservice.dsi.gov.mo/AssoSurvey/)辦理登記手續。
身份證明局在核實場所資料後,將於下一個工作天以短訊方式發送下載場所二維碼的平台連結和賬號予場所聯絡人,場所聯絡人可通過連結登入賬號並下載場所碼。有關場所碼張貼工作須於5月31日或之前完成。倘相關場所已張貼場所碼,則無須再次登記。
衛生局已在抗疫專頁內設立“行程記錄”專區(https://www.ssm.gov.mo/PreventCOVID-19),市民可瀏覽專頁了解有關資訊。如有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6612-3234或親臨身份證明局查詢。
.jpg)